-
2016.03.16
公司网站正在改版了解产品请致电021-51699285
-
2012.07.14
世茂半年报显示,综合下半年推盘计划,世茂全年可售货值将达到1200亿元,按照目前的去化率计算,世茂有能力达成全年销售目标。据悉,世茂目前已经制定了详细的下半年营销计划,冲刺全年销售目标。
多项业绩指标正增长,现金流稳健
2014上半年,世茂实现合约销售额321.1亿元,在CRIC全行业排名中位居第8位,比2013年全年排名上升一位。营业额236.8亿元,同比增长42%;毛利同比上升36.3%至80.7亿元,高于行业平均水平;经营利润、股东应占核心业务利润金额则分别增长25.1%和21.2%。公司上半年销售回款率达85.3%,超额完成2014年上半年85%的销售回款率指标,较2013年全年83.1%回款率上升2.2个百分点。
据半年报数据显示,截至2014年6月30日,世茂净负债率为 58.4%,达到管理层预定的目标,远低于房地产行业的整体水平。同期,世茂可动用资金达411亿元,短期银行借款仅为127亿元;现金比率(现金及银行存款与短期借款的比率)从2013年12月31日的166%升至2014年6月30日的167%。这意味着,世茂手中握有的资金足以覆盖短期借款,现金流稳健。
-
2012.07.14
8月24日,新华联发布2014年半年报,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.59亿元,同比下降29.59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.93亿元,同比下降近五成。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面对近143亿元的库存压力,新华联在半年报中表示,欲放缓个别区域的投资开发节奏,增加一线城市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的项目储备与开发。上半年,新华联主要业绩指标较去年同期均有较大下滑,主要原因是由于其新设立项目较多,且项目多处于前期开发建设阶段,尚未进入结算期,导致期间费用增加,造成净利润相应减少。
新华联董事会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缓解资金压力的方式,一是寻求大股东的支持,另外借助于开发贷。对于缓解库存压力,上述人士表示,将原来的直销模式,增加混合式营销,再注入代理的支持,并且控制成本。
部分收入尚未确定
新华联半年报显示,截至上半年末,公司流动负债为95亿元,流动资产为181亿元,但其中存货占比近八成,达到143亿元,这意味着,新华联的速动比率在0.4左右。
“速动比率为0.4,表明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大,偿债压力大,从企业负债率较高也可以看出,这与当下房地产市场行情有关。”中投顾问咨询顾问崔瑜表示。
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表示,存货过高,会使得房企面临两个问题:一是加剧高库存下的资金沉淀成本,加剧资金链的紧张程度;二是企业经营能力容易受质疑,往往库存周转难的房企,背后的资金管控能力、投资节奏的把控等都有一定问题。
新华联似乎也意识到了存货过高的风险。新华联在半年报中表示,受累于整体经济,公司在过去三、四线城市的产品布局形成了一定库存,上半年采取了系列措施狠抓强势营销,积极回笼建设资金和增加现金流。
“新华联过去在三、四线城市形成的产品积压较多,在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,刚性需求较弱,三、四线城市房产成交量明显疲软,营销措施对去库存起到的作用较为有限。”华美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、高级经济师赵焕焱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。
新华联的存货以开发产品和开发成本为主,其中,开发产品本期增加额和减少额分别为20.9亿元和4.91亿元,净增近16亿元;开发成本本期增加额近12.47亿元。
新华联相关人士表示,虽然从财报上看,存货金额较大,但开发成本中有一部分是土地,开发产品中有一部分已经预售,但由于未达到确认条件,尚未计入营业收入中,同时公司将召开下半年工作会议,专门针对销售业务进行工作布置,所以总体来讲企业资金链还是比较健康的。
“新华联项目不少集中在库存积压严重的城市,这会进一步降低其资金回款速度,企业资金链压力恐会进一步增大。”崔瑜直言,由于过去新华联在项目落户地的选择上,没能预料到房产大环境突变这个重要因素,所以后期去库存压力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。
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6月监测的42个主要城市累计成交面积环比下降超过一成,其中,长沙和惠州的降幅都在两成左右,长春下降逾5%。而新华联在上述三个城市的库存金额超过10亿元。
新华联相关人士表示,银川、西宁开盘都在当地引起很大轰动,营业收入减少主要是在销售以后,没有符合确认收入的条件,但确有回款和签约,都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。
旅游地产项目效果待观察
值得注意的是,新华联一直没有停止开发旅游地产的脚步。但受访的业内人士均表示,旅游地产具有长周期投资的特点,短期内难见资金回报。赵焕焱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由于回收成本时间较长,新华联开发的文化旅游项目可能成为又一个使现金流趋紧的因素。
新华联相关人士称,旅游地产从表面看投资回报周期长,但公司遵循分期分批滚动开发的策略,旅游地产里也有可售的产品。比如先把可售的部分卖掉,等资金回笼后,再建设自持的部分。自持起来以后,门票收入、租金收入可以维持日常的开支。
新华联亦在半年报中表示,一是减少初始资金投入量大,回报周期较长的五星级酒店项目;二是减少三、四线城市的项目开发;三是减少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数量,做精、做强三到四个文化旅游项目。适当放缓个别区域的投资开发节奏。
崔瑜表示,这意味着新华联间接承认过去开发的文化旅游项目过多,没能带来较好的收益。赵焕焱直言,随着房地产形势的转变,文化旅游地产面临着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危机,新华联的旅游地产项目能否达到预期目标还有待观察。
-
2012.07.14
8月24日,新华联发布2014年半年报,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.59亿元,同比下降29.59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.93亿元,同比下降近五成。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面对近143亿元的库存压力,新华联在半年报中表示,欲放缓个别区域的投资开发节奏,增加一线城市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的项目储备与开发。上半年,新华联主要业绩指标较去年同期均有较大下滑,主要原因是由于其新设立项目较多,且项目多处于前期开发建设阶段,尚未进入结算期,导致期间费用增加,造成净利润相应减少。
新华联董事会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缓解资金压力的方式,一是寻求大股东的支持,另外借助于开发贷。对于缓解库存压力,上述人士表示,将原来的直销模式,增加混合式营销,再注入代理的支持,并且控制成本。
部分收入尚未确定
新华联半年报显示,截至上半年末,公司流动负债为95亿元,流动资产为181亿元,但其中存货占比近八成,达到143亿元,这意味着,新华联的速动比率在0.4左右。
“速动比率为0.4,表明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大,偿债压力大,从企业负债率较高也可以看出,这与当下房地产市场行情有关。”中投顾问咨询顾问崔瑜表示。
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表示,存货过高,会使得房企面临两个问题:一是加剧高库存下的资金沉淀成本,加剧资金链的紧张程度;二是企业经营能力容易受质疑,往往库存周转难的房企,背后的资金管控能力、投资节奏的把控等都有一定问题。
新华联似乎也意识到了存货过高的风险。新华联在半年报中表示,受累于整体经济,公司在过去三、四线城市的产品布局形成了一定库存,上半年采取了系列措施狠抓强势营销,积极回笼建设资金和增加现金流。
“新华联过去在三、四线城市形成的产品积压较多,在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,刚性需求较弱,三、四线城市房产成交量明显疲软,营销措施对去库存起到的作用较为有限。”华美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、高级经济师赵焕焱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。
新华联的存货以开发产品和开发成本为主,其中,开发产品本期增加额和减少额分别为20.9亿元和4.91亿元,净增近16亿元;开发成本本期增加额近12.47亿元。
新华联相关人士表示,虽然从财报上看,存货金额较大,但开发成本中有一部分是土地,开发产品中有一部分已经预售,但由于未达到确认条件,尚未计入营业收入中,同时公司将召开下半年工作会议,专门针对销售业务进行工作布置,所以总体来讲企业资金链还是比较健康的。
“新华联项目不少集中在库存积压严重的城市,这会进一步降低其资金回款速度,企业资金链压力恐会进一步增大。”崔瑜直言,由于过去新华联在项目落户地的选择上,没能预料到房产大环境突变这个重要因素,所以后期去库存压力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。
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6月监测的42个主要城市累计成交面积环比下降超过一成,其中,长沙和惠州的降幅都在两成左右,长春下降逾5%。而新华联在上述三个城市的库存金额超过10亿元。
新华联相关人士表示,银川、西宁开盘都在当地引起很大轰动,营业收入减少主要是在销售以后,没有符合确认收入的条件,但确有回款和签约,都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。
旅游地产项目效果待观察
值得注意的是,新华联一直没有停止开发旅游地产的脚步。但受访的业内人士均表示,旅游地产具有长周期投资的特点,短期内难见资金回报。赵焕焱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由于回收成本时间较长,新华联开发的文化旅游项目可能成为又一个使现金流趋紧的因素。
新华联相关人士称,旅游地产从表面看投资回报周期长,但公司遵循分期分批滚动开发的策略,旅游地产里也有可售的产品。比如先把可售的部分卖掉,等资金回笼后,再建设自持的部分。自持起来以后,门票收入、租金收入可以维持日常的开支。
新华联亦在半年报中表示,一是减少初始资金投入量大,回报周期较长的五星级酒店项目;二是减少三、四线城市的项目开发;三是减少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数量,做精、做强三到四个文化旅游项目。适当放缓个别区域的投资开发节奏。
崔瑜表示,这意味着新华联间接承认过去开发的文化旅游项目过多,没能带来较好的收益。赵焕焱直言,随着房地产形势的转变,文化旅游地产面临着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危机,新华联的旅游地产项目能否达到预期目标还有待观察。
-
2012.07.14
8月24日,新华联发布2014年半年报,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.59亿元,同比下降29.59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.93亿元,同比下降近五成。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面对近143亿元的库存压力,新华联在半年报中表示,欲放缓个别区域的投资开发节奏,增加一线城市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的项目储备与开发。上半年,新华联主要业绩指标较去年同期均有较大下滑,主要原因是由于其新设立项目较多,且项目多处于前期开发建设阶段,尚未进入结算期,导致期间费用增加,造成净利润相应减少。
新华联董事会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缓解资金压力的方式,一是寻求大股东的支持,另外借助于开发贷。对于缓解库存压力,上述人士表示,将原来的直销模式,增加混合式营销,再注入代理的支持,并且控制成本。
部分收入尚未确定
新华联半年报显示,截至上半年末,公司流动负债为95亿元,流动资产为181亿元,但其中存货占比近八成,达到143亿元,这意味着,新华联的速动比率在0.4左右。
“速动比率为0.4,表明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大,偿债压力大,从企业负债率较高也可以看出,这与当下房地产市场行情有关。”中投顾问咨询顾问崔瑜表示。
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表示,存货过高,会使得房企面临两个问题:一是加剧高库存下的资金沉淀成本,加剧资金链的紧张程度;二是企业经营能力容易受质疑,往往库存周转难的房企,背后的资金管控能力、投资节奏的把控等都有一定问题。
新华联似乎也意识到了存货过高的风险。新华联在半年报中表示,受累于整体经济,公司在过去三、四线城市的产品布局形成了一定库存,上半年采取了系列措施狠抓强势营销,积极回笼建设资金和增加现金流。
“新华联过去在三、四线城市形成的产品积压较多,在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,刚性需求较弱,三、四线城市房产成交量明显疲软,营销措施对去库存起到的作用较为有限。”华美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、高级经济师赵焕焱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。
新华联的存货以开发产品和开发成本为主,其中,开发产品本期增加额和减少额分别为20.9亿元和4.91亿元,净增近16亿元;开发成本本期增加额近12.47亿元。
新华联相关人士表示,虽然从财报上看,存货金额较大,但开发成本中有一部分是土地,开发产品中有一部分已经预售,但由于未达到确认条件,尚未计入营业收入中,同时公司将召开下半年工作会议,专门针对销售业务进行工作布置,所以总体来讲企业资金链还是比较健康的。
“新华联项目不少集中在库存积压严重的城市,这会进一步降低其资金回款速度,企业资金链压力恐会进一步增大。”崔瑜直言,由于过去新华联在项目落户地的选择上,没能预料到房产大环境突变这个重要因素,所以后期去库存压力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。
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6月监测的42个主要城市累计成交面积环比下降超过一成,其中,长沙和惠州的降幅都在两成左右,长春下降逾5%。而新华联在上述三个城市的库存金额超过10亿元。
新华联相关人士表示,银川、西宁开盘都在当地引起很大轰动,营业收入减少主要是在销售以后,没有符合确认收入的条件,但确有回款和签约,都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。
旅游地产项目效果待观察
值得注意的是,新华联一直没有停止开发旅游地产的脚步。但受访的业内人士均表示,旅游地产具有长周期投资的特点,短期内难见资金回报。赵焕焱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由于回收成本时间较长,新华联开发的文化旅游项目可能成为又一个使现金流趋紧的因素。
新华联相关人士称,旅游地产从表面看投资回报周期长,但公司遵循分期分批滚动开发的策略,旅游地产里也有可售的产品。比如先把可售的部分卖掉,等资金回笼后,再建设自持的部分。自持起来以后,门票收入、租金收入可以维持日常的开支。
新华联亦在半年报中表示,一是减少初始资金投入量大,回报周期较长的五星级酒店项目;二是减少三、四线城市的项目开发;三是减少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数量,做精、做强三到四个文化旅游项目。适当放缓个别区域的投资开发节奏。
崔瑜表示,这意味着新华联间接承认过去开发的文化旅游项目过多,没能带来较好的收益。赵焕焱直言,随着房地产形势的转变,文化旅游地产面临着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危机,新华联的旅游地产项目能否达到预期目标还有待观察。
-
2012.07.14
8月24日,新华联发布2014年半年报,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.59亿元,同比下降29.59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.93亿元,同比下降近五成。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面对近143亿元的库存压力,新华联在半年报中表示,欲放缓个别区域的投资开发节奏,增加一线城市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的项目储备与开发。上半年,新华联主要业绩指标较去年同期均有较大下滑,主要原因是由于其新设立项目较多,且项目多处于前期开发建设阶段,尚未进入结算期,导致期间费用增加,造成净利润相应减少。
新华联董事会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缓解资金压力的方式,一是寻求大股东的支持,另外借助于开发贷。对于缓解库存压力,上述人士表示,将原来的直销模式,增加混合式营销,再注入代理的支持,并且控制成本。
部分收入尚未确定
新华联半年报显示,截至上半年末,公司流动负债为95亿元,流动资产为181亿元,但其中存货占比近八成,达到143亿元,这意味着,新华联的速动比率在0.4左右。
“速动比率为0.4,表明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大,偿债压力大,从企业负债率较高也可以看出,这与当下房地产市场行情有关。”中投顾问咨询顾问崔瑜表示。
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表示,存货过高,会使得房企面临两个问题:一是加剧高库存下的资金沉淀成本,加剧资金链的紧张程度;二是企业经营能力容易受质疑,往往库存周转难的房企,背后的资金管控能力、投资节奏的把控等都有一定问题。
新华联似乎也意识到了存货过高的风险。新华联在半年报中表示,受累于整体经济,公司在过去三、四线城市的产品布局形成了一定库存,上半年采取了系列措施狠抓强势营销,积极回笼建设资金和增加现金流。
“新华联过去在三、四线城市形成的产品积压较多,在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,刚性需求较弱,三、四线城市房产成交量明显疲软,营销措施对去库存起到的作用较为有限。”华美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、高级经济师赵焕焱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。
新华联的存货以开发产品和开发成本为主,其中,开发产品本期增加额和减少额分别为20.9亿元和4.91亿元,净增近16亿元;开发成本本期增加额近12.47亿元。
新华联相关人士表示,虽然从财报上看,存货金额较大,但开发成本中有一部分是土地,开发产品中有一部分已经预售,但由于未达到确认条件,尚未计入营业收入中,同时公司将召开下半年工作会议,专门针对销售业务进行工作布置,所以总体来讲企业资金链还是比较健康的。
“新华联项目不少集中在库存积压严重的城市,这会进一步降低其资金回款速度,企业资金链压力恐会进一步增大。”崔瑜直言,由于过去新华联在项目落户地的选择上,没能预料到房产大环境突变这个重要因素,所以后期去库存压力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。
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6月监测的42个主要城市累计成交面积环比下降超过一成,其中,长沙和惠州的降幅都在两成左右,长春下降逾5%。而新华联在上述三个城市的库存金额超过10亿元。
新华联相关人士表示,银川、西宁开盘都在当地引起很大轰动,营业收入减少主要是在销售以后,没有符合确认收入的条件,但确有回款和签约,都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。
旅游地产项目效果待观察
值得注意的是,新华联一直没有停止开发旅游地产的脚步。但受访的业内人士均表示,旅游地产具有长周期投资的特点,短期内难见资金回报。赵焕焱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由于回收成本时间较长,新华联开发的文化旅游项目可能成为又一个使现金流趋紧的因素。
新华联相关人士称,旅游地产从表面看投资回报周期长,但公司遵循分期分批滚动开发的策略,旅游地产里也有可售的产品。比如先把可售的部分卖掉,等资金回笼后,再建设自持的部分。自持起来以后,门票收入、租金收入可以维持日常的开支。
新华联亦在半年报中表示,一是减少初始资金投入量大,回报周期较长的五星级酒店项目;二是减少三、四线城市的项目开发;三是减少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数量,做精、做强三到四个文化旅游项目。适当放缓个别区域的投资开发节奏。
崔瑜表示,这意味着新华联间接承认过去开发的文化旅游项目过多,没能带来较好的收益。赵焕焱直言,随着房地产形势的转变,文化旅游地产面临着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危机,新华联的旅游地产项目能否达到预期目标还有待观察。
-
2012.07.14
8月24日,新华联发布2014年半年报,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.59亿元,同比下降29.59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.93亿元,同比下降近五成。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面对近143亿元的库存压力,新华联在半年报中表示,欲放缓个别区域的投资开发节奏,增加一线城市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的项目储备与开发。上半年,新华联主要业绩指标较去年同期均有较大下滑,主要原因是由于其新设立项目较多,且项目多处于前期开发建设阶段,尚未进入结算期,导致期间费用增加,造成净利润相应减少。
新华联董事会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缓解资金压力的方式,一是寻求大股东的支持,另外借助于开发贷。对于缓解库存压力,上述人士表示,将原来的直销模式,增加混合式营销,再注入代理的支持,并且控制成本。
部分收入尚未确定
新华联半年报显示,截至上半年末,公司流动负债为95亿元,流动资产为181亿元,但其中存货占比近八成,达到143亿元,这意味着,新华联的速动比率在0.4左右。
“速动比率为0.4,表明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大,偿债压力大,从企业负债率较高也可以看出,这与当下房地产市场行情有关。”中投顾问咨询顾问崔瑜表示。
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表示,存货过高,会使得房企面临两个问题:一是加剧高库存下的资金沉淀成本,加剧资金链的紧张程度;二是企业经营能力容易受质疑,往往库存周转难的房企,背后的资金管控能力、投资节奏的把控等都有一定问题。
新华联似乎也意识到了存货过高的风险。新华联在半年报中表示,受累于整体经济,公司在过去三、四线城市的产品布局形成了一定库存,上半年采取了系列措施狠抓强势营销,积极回笼建设资金和增加现金流。
“新华联过去在三、四线城市形成的产品积压较多,在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,刚性需求较弱,三、四线城市房产成交量明显疲软,营销措施对去库存起到的作用较为有限。”华美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、高级经济师赵焕焱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。
新华联的存货以开发产品和开发成本为主,其中,开发产品本期增加额和减少额分别为20.9亿元和4.91亿元,净增近16亿元;开发成本本期增加额近12.47亿元。
新华联相关人士表示,虽然从财报上看,存货金额较大,但开发成本中有一部分是土地,开发产品中有一部分已经预售,但由于未达到确认条件,尚未计入营业收入中,同时公司将召开下半年工作会议,专门针对销售业务进行工作布置,所以总体来讲企业资金链还是比较健康的。
“新华联项目不少集中在库存积压严重的城市,这会进一步降低其资金回款速度,企业资金链压力恐会进一步增大。”崔瑜直言,由于过去新华联在项目落户地的选择上,没能预料到房产大环境突变这个重要因素,所以后期去库存压力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。
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6月监测的42个主要城市累计成交面积环比下降超过一成,其中,长沙和惠州的降幅都在两成左右,长春下降逾5%。而新华联在上述三个城市的库存金额超过10亿元。
新华联相关人士表示,银川、西宁开盘都在当地引起很大轰动,营业收入减少主要是在销售以后,没有符合确认收入的条件,但确有回款和签约,都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。
旅游地产项目效果待观察
值得注意的是,新华联一直没有停止开发旅游地产的脚步。但受访的业内人士均表示,旅游地产具有长周期投资的特点,短期内难见资金回报。赵焕焱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由于回收成本时间较长,新华联开发的文化旅游项目可能成为又一个使现金流趋紧的因素。
新华联相关人士称,旅游地产从表面看投资回报周期长,但公司遵循分期分批滚动开发的策略,旅游地产里也有可售的产品。比如先把可售的部分卖掉,等资金回笼后,再建设自持的部分。自持起来以后,门票收入、租金收入可以维持日常的开支。
新华联亦在半年报中表示,一是减少初始资金投入量大,回报周期较长的五星级酒店项目;二是减少三、四线城市的项目开发;三是减少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数量,做精、做强三到四个文化旅游项目。适当放缓个别区域的投资开发节奏。
崔瑜表示,这意味着新华联间接承认过去开发的文化旅游项目过多,没能带来较好的收益。赵焕焱直言,随着房地产形势的转变,文化旅游地产面临着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危机,新华联的旅游地产项目能否达到预期目标还有待观察。
-
2012.07.14
中广网南京7月14日消息(记者杨守华江苏台沈阳)南师附中一对双胞胎姐妹今年同时参加高考,竟然同得395分,这对姐妹花又巧上添巧,13日同时被香港大学录取,很快就要继续携手一起去香港求学了。
这对双胞胎一个叫朱文楚,一个叫朱文倩,她们梳着同样的斜刘海,扎着同样的蝴蝶结,带着同样的黑框眼镜,都有一双大眼睛。姐妹花老家在淮安,从小学到初中同读一所学校,高中时又同时考上了南师附中,携手来到南京。在同一个班级同读文科,除了学习,两人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,就是美术,不过姐姐擅长画国画,妹妹擅长素描和水粉。
这次高考中,姐妹俩语文、数学和外语三门总分395分,数学科目还同拿124分,两门选测科目等级同获双A加,着实让人惊叹:“查分的时候先是我查的,总分一报是395分,然后报到她也是395分就吓一跳的感觉。”
对于这个结果,虽然有些惊奇,但是姐妹俩倒是并不奇怪,朱文楚说,可能真是双胞胎之间会有心灵感应,之前就有几次和妹妹考出过一样的成绩,更巧得到是,有时候错的题目也是一样,而生活中心有灵犀的事情常常发生:“在很小时候,我爸在床上抱着我,就把我捂的快要窒息了,她就突然哭起来了,后来发现我快要不行了,那个时候就是救了我。”
高考还没开始,两人就信心满满,开始商量着填报一所大学志愿,继续在一起读书生活,香港大学是她们俩的第一选择,不过这对姐妹花却不想选同样的专业:“长大以后工作不希望我们是同行,因为会竞争啊。”
收到录取通知书以后,姐妹俩第一时间去书店买了学习粤语的工具书,打算恶补粤语,此外,她们还想利用这个暑假出去走走,一起迎接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。
-
2012.07.14
8月24日,新华联发布2014年半年报,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.59亿元,同比下降29.59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.93亿元,同比下降近五成。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面对近143亿元的库存压力,新华联在半年报中表示,欲放缓个别区域的投资开发节奏,增加一线城市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的项目储备与开发。上半年,新华联主要业绩指标较去年同期均有较大下滑,主要原因是由于其新设立项目较多,且项目多处于前期开发建设阶段,尚未进入结算期,导致期间费用增加,造成净利润相应减少。
新华联董事会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缓解资金压力的方式,一是寻求大股东的支持,另外借助于开发贷。对于缓解库存压力,上述人士表示,将原来的直销模式,增加混合式营销,再注入代理的支持,并且控制成本。
部分收入尚未确定
新华联半年报显示,截至上半年末,公司流动负债为95亿元,流动资产为181亿元,但其中存货占比近八成,达到143亿元,这意味着,新华联的速动比率在0.4左右。
“速动比率为0.4,表明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大,偿债压力大,从企业负债率较高也可以看出,这与当下房地产市场行情有关。”中投顾问咨询顾问崔瑜表示。
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表示,存货过高,会使得房企面临两个问题:一是加剧高库存下的资金沉淀成本,加剧资金链的紧张程度;二是企业经营能力容易受质疑,往往库存周转难的房企,背后的资金管控能力、投资节奏的把控等都有一定问题。
新华联似乎也意识到了存货过高的风险。新华联在半年报中表示,受累于整体经济,公司在过去三、四线城市的产品布局形成了一定库存,上半年采取了系列措施狠抓强势营销,积极回笼建设资金和增加现金流。
“新华联过去在三、四线城市形成的产品积压较多,在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,刚性需求较弱,三、四线城市房产成交量明显疲软,营销措施对去库存起到的作用较为有限。”华美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、高级经济师赵焕焱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。
新华联的存货以开发产品和开发成本为主,其中,开发产品本期增加额和减少额分别为20.9亿元和4.91亿元,净增近16亿元;开发成本本期增加额近12.47亿元。
新华联相关人士表示,虽然从财报上看,存货金额较大,但开发成本中有一部分是土地,开发产品中有一部分已经预售,但由于未达到确认条件,尚未计入营业收入中,同时公司将召开下半年工作会议,专门针对销售业务进行工作布置,所以总体来讲企业资金链还是比较健康的。
“新华联项目不少集中在库存积压严重的城市,这会进一步降低其资金回款速度,企业资金链压力恐会进一步增大。”崔瑜直言,由于过去新华联在项目落户地的选择上,没能预料到房产大环境突变这个重要因素,所以后期去库存压力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。
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6月监测的42个主要城市累计成交面积环比下降超过一成,其中,长沙和惠州的降幅都在两成左右,长春下降逾5%。而新华联在上述三个城市的库存金额超过10亿元。
新华联相关人士表示,银川、西宁开盘都在当地引起很大轰动,营业收入减少主要是在销售以后,没有符合确认收入的条件,但确有回款和签约,都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。
旅游地产项目效果待观察
值得注意的是,新华联一直没有停止开发旅游地产的脚步。但受访的业内人士均表示,旅游地产具有长周期投资的特点,短期内难见资金回报。赵焕焱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由于回收成本时间较长,新华联开发的文化旅游项目可能成为又一个使现金流趋紧的因素。
新华联相关人士称,旅游地产从表面看投资回报周期长,但公司遵循分期分批滚动开发的策略,旅游地产里也有可售的产品。比如先把可售的部分卖掉,等资金回笼后,再建设自持的部分。自持起来以后,门票收入、租金收入可以维持日常的开支。
新华联亦在半年报中表示,一是减少初始资金投入量大,回报周期较长的五星级酒店项目;二是减少三、四线城市的项目开发;三是减少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数量,做精、做强三到四个文化旅游项目。适当放缓个别区域的投资开发节奏。
崔瑜表示,这意味着新华联间接承认过去开发的文化旅游项目过多,没能带来较好的收益。赵焕焱直言,随着房地产形势的转变,文化旅游地产面临着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危机,新华联的旅游地产项目能否达到预期目标还有待观察。